重点摘要
1. 拥抱初学者的心态
“在初学者的心态中,有许多可能性,而在专家的心态中,可能性很少。”
开放的好奇心。 “初学者的心态”(shoshin)是禅修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学习某个主题时,即使在高级阶段,也保持开放、渴望和没有先入之见的态度。这种心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为它使我们摆脱了过去经验和信念的限制。
实际应用。 要培养初学者的心态:
- 以第一次遇到的心态对待每个情况
- 放下先入之见和期望
- 拥抱不确定性和未知
- 愿意向每个人和每件事学习
- 实践谦逊,认识到总有更多东西可以学习
2. 无所求地练习
“只要你对未来有一些明确的想法或希望,我们就不能真正认真对待当下的时刻。”
专注当下。 禅强调无所求地练习,不执着于结果或期望。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完全投入到当下,而不是被未来的收益或成就的想法分心。
放下目标。 要无所求地练习:
- 专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 为了活动本身而参与,而不是为了外部奖励
- 放下对认可或成就的渴望
- 拥抱每个时刻,视其为完整的
- 认识到真正的练习本身就是奖励
3. 在限制中找到自由
“对佛教有一些深刻的感觉不是重点;我们只是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吃晚饭和上床睡觉。这就是佛教。”
拥抱结构。 禅教导我们,真正的自由来自于接受和在限制中工作。通过完全接受我们生活和练习的约束,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解放。
找到解放。 要在限制中发现自由:
- 完全投入到当前的环境中,无论它们是什么
- 接受并在生活和练习的边界内工作
- 在限制中找到创造力和可能性
- 认识到纪律和结构可以带来更大的自由
- 放下对完美条件或环境的渴望
4. 在每个行动中培养正念
“当你做某事时,你应该完全燃烧自己,就像一个好的篝火,不留任何痕迹。”
完全的存在。 禅强调在每个行动中都要完全存在和投入,无论多么平凡。这种正念的练习有助于打破“精神”活动和日常生活之间的人工分离。
正念生活。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
- 全神贯注于每个任务,无论多么小
- 在活动中调动所有感官
- 放下多任务处理,专注于一件事
- 将日常活动视为练习的机会
- 将同样的觉知水平带到所有行动中,从冥想到洗碗
5. 理解存在的本质
“存在就是在每个时刻展现我们自己。”
无常和相互依存。 禅教导我们,所有现象都是无常和相互依存的。理解这种存在的本质可以导致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看法发生深刻的转变。
清晰地看见。 要理解存在的本质:
- 观察所有事物的不断变化
- 认识到所有现象的相互依存性
- 放下固定、独立自我的观念
- 拥抱你自己生活中的无常现实
- 看到所有事物在相互依存中生起和消逝
6. 接受无常和变化
“如果不接受一切都在变化的事实,我们就无法找到完美的镇定。但不幸的是,尽管这是真的,我们很难接受它。”
拥抱变化。 接受所有事物的无常本质是禅修的核心。通过完全接受变化,我们可以在生活的不断波动中找到平静和镇定。
在变化中找到稳定。 要接受无常:
- 观察你思想和感觉的不断变化
- 不执着于财物、关系和观念
- 将变化视为成长和更新的机会
- 在对变化本身的觉知中找到稳定
- 认识到对变化的抵抗会导致痛苦
7. 认识到万物一体
“认识到真理就是生活——存在于此时此地。”
非二元性。 禅教导我们,所有存在的基本一体性或非二元性。这种认识可以导致我们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的转变。
体验一体。 要认识到万物一体:
- 练习超越现象的表面分离
- 认识到所有生物和事物的相互依存性
- 放下自我与他者的区别
- 在冥想中体验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将同情心扩展到所有生物,认识到它们与你并不分离
8. 超越二元思维
“在佛性领域,既没有自我也没有非自我。”
超越对立。 禅寻求超越二元思维,超越将我们的经验分为对立对的概念类别,如好/坏、对/错、自我/他者。
非二元觉知。 要超越二元思维:
- 观察心灵如何创造对立和分裂
- 练习超越概念类别
- 拥抱悖论和矛盾
- 认识到逻辑、线性思维的局限性
- 直接体验现实,而不是通过概念的过滤
9. 将坐禅作为生活方式
“坐禅练习是我们真实本性的直接表达。”
生活禅。 坐禅,或坐姿冥想,是禅的核心练习。然而,目标是将坐禅的心态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每一刻都成为练习和觉悟的机会。
整合练习。 要将坐禅作为生活方式:
- 在日常活动中保持坐禅的姿势和心态
- 将全神贯注和存在带到每一刻
- 将所有活动视为练习的机会
- 放下正式练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区别
- 在所有情况下培养一种宽广和觉知的感觉
最后更新日期:
评论
《禅者的初心》因其对禅修和正念的深刻见解而备受赞誉。读者们欣赏铃木对保持初学者心态的强调以及他对禅宗概念的清晰解释。许多人发现这本书深具平静和启发性,注意到它能够改变对生活的看法。然而,一些读者觉得书中的悖论语言难以理解。总体而言,这本书被广泛认为是一本有影响力的禅宗佛教著作,但可能更适合那些对冥想或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